涂料荧光增白剂订制-涂料荧光增白剂-三而
影响荧光增白剂性能的一些因素1.前处理原材料的白度越高,则增白效果越好2.荧光增白剂的用量每种荧光增白剂的饱和浓度都有其特定的极限,超过某一固定的极限值,不但增白效果不会增加而且反而会出现“泛黄”现象,使得增白变成了“染黄”。3.酸碱度(pH值)的影响不同pH值的染浴将直接影响到荧光增白剂的化学稳定性和溶解度。pH值对离子型荧光增白剂的吸光度影响较大。阳离子型荧光增白剂在pH>9时吸光度明显下降,而阴离子型荧光增白剂在酸性条件下吸光度急剧下降。4.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在离子型的荧光增白剂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对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效果有影响。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时,会降低溶液的吸光度,有时甚至会导致荧光的猝灭作用,加入同电荷的表面活性剂则无影响或影响小。5.无机添加物的影响有些增白剂在使用时添加(或硫酸钠)可以提高(或控制)它在纤维上的吸附率。增白剂在染浴与织物之间的分配随溶液中无机盐的浓度而变化,增加无机盐的浓度可以提高增白剂的上染率。6.色光调节荧光增白剂与不同印染助剂同时应用时,其色调将随助剂的不同而微有影响。为达到同一色调,必要时可加微量染料进行调节。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东莞市三而造纸科技有限公司增白剂的原理作用尽管各种增白剂的化学构造和功能不相同,但对纤维或织物的增白原理都是相同的。其增白原理主要是因为增白剂的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系统,具有杰出的平面性,这种特别的分子构造在日光照耀下能吸收日光中紫外线(波长为300~400nm)而宣布蓝紫色光(波长为420~500nm),蓝紫色光与纤维或织物上的黄光混合而成为白光,从而使纤维或织物显着变白。荧光是一种光致发光现象,许多能吸收光的物质并不一定能发出荧光;能发出荧光的化合物也不一定能作为荧光增白剂使用。一个化合物能成为荧光增白剂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化合物本身接近无色,通常略带黄色。(2)要求化合物发出的荧光具有-定的强度,并且有一定的荧光波长范围(400~500nm的可见荧光)。(3)具有普通染料的特性,即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或分散性,对被增白的基质具有足够好的亲和力或可染性,具有一定的耐洗、耐晒、耐熨烫等染色牢度。(4)合成纤维和塑料用的荧光增白剂要有较好的耐溶剂性、热化学和光化学稳定性。据三而化工的了解,目前使用的荧光增白剂几乎都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认知度较高的就是荧光增白剂ob与荧光增白剂o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