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系统
斑尾榛鸡(学名:Bonasasewerzowi)为中国特有品种,只产于中国甘肃、青海、四川等地。主要以柳、榛的鳞芽、叶和云杉种子以及其他植物的花、花序、叶、嫩枝梢为食。亦捕食小毛虫、伪步行虫、金花虫等。分布区狭窄,加上人为和天敌的破坏,数量日少,处于濒危状态。野外鉴别特征:中型鸟类,体长31~38厘米,大小和榛鸡相似。上体栗色,具显著的黑色横斑;颏、喉黑色,周边围有白边;胸栗色,向后近白色;各羽均具黑色横斑,外侧尾羽黑褐色,具若干白色横斑和端斑。相似种花尾榛鸡外形、大小与斑尾榛鸡均很相似,野外难以分辨。但二者分布区域不同;另外,花尾榛鸡腹栗白色而具黑色圆弧形斑点,外侧尾羽灰褐色而杂有黑褐色虫蠹斑,斑尾榛鸡腹栗褐色而具黑色横斑,外侧尾羽黑褐色而具狭形白色横斑,外部形态也不相同。黑鹮(学名:Pseudibisillosa):是鹳形目鹮科动物。体长600-680毫米,是一种大型涉禽。特征为头裸出,皮肤黑;体羽几乎全为深褐色,内侧小覆羽白,肩部具白块,腿红色,颈背具浅蓝块。通体体羽深褐,两翼及尾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无栗色。虹膜橙红色,嘴铅蓝黑色,脚和趾淡粉红色。栖息于湖边、河岸、沼泽、河床、水稻田、浅的水塘和农耕地上。喜在较干燥的平原耕地、残茬地、干河堤等处活动,偶然也到沼泽地。留鸟。常单独活动。性孤僻而宁静,不爱鸣叫,活动时悄然无声。习性类似白鹮,但较少结群,主食昆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系统,兼食蛇和青蛙,也啄食多种成熟的农作物。曾在中国西南及东南亚有分布,仅存于印度及婆罗洲。种群呈下降趋势。豹猫(学名:Prionailurusbengalensis)是猫科、豹猫属动物。头体长360-660毫米;尾长200-370毫米;后足长80-130毫米;耳长35-55毫米;颅全长75-96毫米;体重1.5-5千克。豹猫在中国也被称作“钱猫”,因为其身上的斑点很像中国的铜钱。体型和家猫相仿,但更加纤细,腿更长。南方种的毛色基调是淡褐色或浅黄色,而北方的毛基色显得更灰且周身有深色的斑点。体侧有斑点,但从不连成垂直的条纹。明显的白色条纹从鼻子一直延伸到两眼间,常常到头顶。耳大而尖,耳后黑色,带有白斑点。两条明显的黑色条纹从眼角内侧一直延伸到耳基部。内侧眼角到鼻部有一条白色条纹,鼻吻部白色。尾长(大约是头体长的40-50%),有环纹,至黑色尾尖。东莞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系统由广州澳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行路致远,砥砺前行。广州澳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成为与您共赢、共生、共同前行的战略伙伴,更矢志成为安全防护产品项目合作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您一起飞跃,共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