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预拌流态固化土回填-合肥沃特(推荐商家)
侧壁回填流态固化土施工工艺侧壁回填流态固化土是一种新型绿色施工技术,适用于狭窄空间、异形结构等传统材料难以压实的部位。其工艺要点如下:1.施工准备(1)基底处理:清除侧壁表面杂物、积水,对松散土体进行夯实。侧壁与回填体接触面需充分湿润,避免固化土水分被吸收。(2)材料配比:根据设计要求,将固化剂(水泥、粉煤灰等)、土料、水按比例混合,控制坍落度在160-220mm范围,确保流动性与强度达标。2.拌制与运输采用搅拌设备连续拌制,严格控制水灰比。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或管道泵送,运输时间不超过60分钟,防止材料离析。夏季施工需采取遮阳措施。3.分层浇筑(1)自下而上分段施工,每层厚度≤50cm,相邻段设置阶梯形接茬。(2)采用导管法或溜槽浇筑,出料口距浇筑面高度≤1m,避免材料飞溅。浇筑过程保持连续,间隔超过初凝时间需做施工缝处理。(3)自然流平后无需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辅助排气,消除表面气泡。4.质量管控(1)现场检测坍落度、湿密度,每100m3留置3组抗压试块。(2)终凝后覆盖土工布保湿养护≥7天,养护期间禁止扰动。(3)回填完成后采用地质雷达检测密实度,控制孔隙率≤5%。该工艺具有自密实、低收缩、抗渗性好的特点,可减少机械碾压造成的结构损伤,特别适用于地下管廊、基坑侧壁等复杂工况,施工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40%以上。施工中需注意控制环境温度(5-35℃)和防雨措施,避免影响固化效果。回填预拌流态固化土是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由土壤固化剂、骨料(如砂、碎石)、水泥、水及外加剂按特定比例预拌而成。其特性在于通过固化反应将松散土体转化为高强度、高流动性的半流体材料,兼具自密实性和可控强度,广泛应用于地基回填、管线沟槽回填、狭窄空间填充等工程场景。该材料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施工,其流态特性可实现泵送浇筑,无需分层压实,尤其适用于机械无法进入的狭小空间或复杂地形;二是性能可控,通过调整配比可设计抗压强度(通常0.5-5MPa)、流动度(180-280mm)等参数,满足不同工程需求;三是生态环保,可大量消纳建筑废弃土体,预拌流态固化土回填,减少天然砂石开采,降低碳排放约30%-50%。施工时需遵循基底清理、模板支护、分层浇筑(单层厚度≤1m)、养护管理等流程,初凝时间约4-8小时,7天强度可达设计值的70%以上。相较于传统灰土回填或素混凝土,其综合成本降低约15%-25%,且有效规避了传统工艺的压实度不均、沉降风险高等问题。当前已在综合管廊、地铁工程、海绵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代表我国岩土工程材料向资源循环、低碳施工方向发展的创新成果。流态固化土回填施工技术规范一、材料要求1.原材料应选用符合《流态固化土应用技术规程》的固化剂、土壤及水,其中土壤粒径应≤20mm,有机质含量≤5%。2.固化剂掺量需经配比试验确定,常规掺量为3-8%(占干土质量),水灰比控制在0.4-0.6。二、施工准备1.基槽处理:清除积水、杂物,基底承载力≥80kPa,坡度≤1:1.5。2.设备配置:强制式搅拌机(产能≥30m3/h)、泵送设备(输送距离≥50m),配备坍落度检测仪。三、施工工艺1.拌制工艺:采用二次搅拌法,先干拌60s后加水湿拌120s,控制坍落度在160-220mm。2.浇筑要求:-分层浇筑厚度≤500mm-相邻浇筑面高差≤1.5m-单日浇筑高度≤2m3.养护标准:初凝后覆盖薄膜养护≥7天,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四、质量控制1.每100m3取样1组检测7d/28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0.5MPa/1.0MPa。2.密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压实系数≥0.93。3.回填体顶面标高允许偏差±20mm,平整度≤15mm/2m。五、注意事项1.环境温度5-35℃施工,雨天应暂停作业并做好防雨覆盖。2.固化剂储存需防潮,开封后24小时内使用完毕。3.与刚性结构接茬处应预留30cm宽人工夯实区。本规范依据JGJ/T486-2020等标准制定,施工前应进行工艺试验验证参数,特殊地质条件需专项设计。回填完成后应进行不少于14天的沉降观测,沉降速率≤2mm/d视为合格。合肥预拌流态固化土回填-合肥沃特(推荐商家)由合肥沃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提供。合肥沃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拥有很好的服务与产品,不断地受到新老用户及业内人士的肯定和信任。我们公司是商盟认证会员,点击页面的商盟客服图标,可以直接与我们客服人员对话,愿我们今后的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