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面施胶剂-三而质量保障-表面施胶剂配方
中性施胶剂的用量使用中性施胶剂施胶时,用量上有一特点,如图所示:中性施胶剂施胶曲线有个低加入量,低入该量几乎无施胶效果,而当加入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施胶度会发生突跃,此为低极限用量,以后随着用量加大,施胶度增加。但达到一定的用量后施胶度增加偏幅度变小。对一般文化用纸而言:8-10kg/t纸,对绝干计即可满足要求,不宜过高。当施胶度不佳时,应找出内在原因,不可盲目提高用量,否则会适得其反。中性施胶剂是反应型的施胶剂,施胶剂起效较慢,需要一定的熟化时间(一般24小时后)才能达到终的施胶度。下机时检测施胶度应将纸样放在110度下烘5分钟,加快熟化后测定。要达到所需的施胶效果必须结合生产实际,先按中性施胶剂绝干用量上限(如0.25%)加入,然后逐步下调,直到少量为止。也可根据小抄纸的加入量进行调整。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东莞市三而造纸科技有限公司纸页的施胶具有悠久的历史,几乎一发明了造纸就对纸页进行了施胶,古时候施胶的方法是将抄好的纸浸没入装有淀粉胶料的器皿中提起晾干,这其实就是一种简易的表面施胶,这种施胶方法一直到1807年发明了松香胶浆内施胶后才被取代。在众多抄纸机的表面施胶工艺过程当中,表面施胶剂一般使用聚乙烯醇、纤维素衍生物和淀粉衍生物等,由于施胶液具有一定的粘性,造成施胶工序的弧形辊、导纸辊和浸渍辊等表面粘附胶液。表面施胶后的纸张通过弧形辊和导纸辊时,纸面上的胶液会粘附在辊面上,不易清除。中性施胶剂乳液的贮存及质量控制由于AKD分子的活泼,中性施胶剂乳液一生产出来后即开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没有施胶作用的酮类化合物。另外由于乳液稳定性的差异,在存放过程中也会出现增稠(粘度增大到50mpa.50mpa.s以上),严重时会出现用气泡、分层等情况。如果发现中性施胶剂乳液贮存过程中粘度严重增加;出现絮凝:滴入水中成团下降或分散不佳或向上浮起;上下摇晃乳液泡沫不易消失;Zeta电位下降至变成负值,则此中性施胶剂的乳液不能再使用。乳液贮存温度以5?30C为宜,避免在阳光中曝晒,要尽量缩短乳液存放时间,使用在保质期内的新鲜乳液,货物先出。使用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外观细腻,乳液无“挂环”现象,在水中能均匀分散,不出现絮凝。⑵粘度要正常,以10%中性施胶剂乳液为例,粘度在30°C以下应稳定在20mPa.s以下。(3)Zeta电位约为+15mV。表面施胶剂-三而质量保障-表面施胶剂配方由东莞市三而造纸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东莞市三而造纸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很好的服务与产品,不断地受到新老用户及业内人士的肯定和信任。我们公司是商盟认证会员,点击页面的商盟客服图标,可以直接与我们客服人员对话,愿我们今后的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