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分轧制调试指导-苏州阿尔太机械5
成品道次顶出口主要表现为东西两线钢材前端向切分带方向急剧弯曲,将导管前端的舌尖顶掉,或者钢材前端180°弯曲,发生堵钢故障。造成顶出口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料型控制不合适。K4料充满不好,或K3料型过小,切分后东西两线前端严重不对称,在17架孔型中变形不均匀,且对切分带加工不好,进入成品道次产生顶出口现象。②K4、K3道次导卫间隙控制不合适或对中性不好,轧件前端弯曲或在切分时切偏,造成头部尺寸过大或过小,导致成品道次顶出口。③成品道次出口导管内腔尺寸过大,离轧辊相对较远,不能有效阻止成品道次头部形状变化。④出口导卫安装不正,偏离轧制中心线。针对切分轧制时切分导卫频繁粘钢进而造成堆钢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是切分导嘴设计不合理造成。原设计两片切分导嘴之间留给红钢空间偏小,切分导嘴分料棱与红钢接触过于紧密。而红钢塑性好,表面摩擦系数大,冷却水又不充足,一段时间后,摩擦脱落物逐渐积累,发生粘钢,进而堆钢。为此,重新设计了切分导嘴,将分料棱改为圆弧过渡,增大过钢空间。切分导嘴上开出冷却水路,强制冷却导嘴。改造实施后,切分导嘴粘钢现象大大减少。针对随后出现切分轮严重粘钢问题,改造切分轮压紧碟簧和加强维护,减少了过钢时切分轮弹跳。80万吨棒材轧钢生产线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之原料技术条件:连铸方坯的检查验收应符合YB/T2011的规定,其主要技术条件有:1.连铸坯端部的切斜不得大于二十毫米。2.连铸坯长度长为十二米,短为六米,长度公差为+七十毫米。3.连铸坯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重皮、结疤、夹杂、深度或高度大于3毫米的划痕、压痕、擦伤、气孔、皱i纹、冷溅、耳子、凸块、凹坑和深度大于2mm发纹。连铸坯横截面不得有缩孔、皮下气泡。4.连铸坯鼓肚高度不得超过连铸坯边长的允许正偏差。5.连铸坯不得有明显的扭转。6.连铸坯端部因剪切变形造成的宽长不得大于边长的百分之十。7.连铸方坯边长一百五十毫米,边长允许公差±五点零毫米,对角线允许公差≯七点零毫米。8.连铸坯的弯曲度每米不得大于二十毫米,总弯曲度不得大于总长的百分之二。9.连铸坯表面缺陷必须清除。清除应沿纵向清除,清除宽度不得小于深度的6倍,切分轧制调试指导,长度不得小于深度的8倍,表面清除的深度不得大于连铸坯厚度的百分之十,两相对面清除深度之和不得大于厚度的百分之十五,清除深度自实际尺寸算起。10.钢坯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1499的规定。切分轧制调试指导-苏州阿尔太机械5由苏州阿尔太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轧钢厂棒材线,高线各种产品规格的成熟的孔型系统”选择苏州阿尔太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东路9号国泰东方广场2006-2008,多年来,苏州阿尔太机械坚持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联系人:沙新生。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来电,来函,亲临指导,洽谈业务。苏州阿尔太机械期待成为您的长期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