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上怎么养鱼?-智慧农研
应急氧气设备传统的养殖模式下1大的成本就要属3-4年一次的“清淤”了,“清淤”是指在3-4年左右的饲养周期后,每个鱼塘需要将水抽干,陆地上怎么养鱼?,然后将塘底的淤泥翻开,把更深位置的土壤翻上来将淤泥盖下去。鱼塘的积淤厚度一般以每年10厘米左右的速度递增,如果不及时清除,会导致饲料利用率低、水层变薄、溶氧量下降、鱼病大规模爆发等重大问题。而“跑道养鱼”的新模式能及时通过吸污水道的抽水机,将鱼类排泄物和一部分饲料残渣及时的排往集污区。不但可以跳过“清淤”的这个高成本步骤,而且集污区所收集的废弃沉淀物更是不可多得的肥料。您认为流水槽的规模和大池之间1合适的比例是多少,是不是只要经济能力许可流水槽就可建得多一点?周:当时有人认为流水槽规模越大,它的造价就越低,生产中我们通常是建3条槽。2013年当时我们推出的大池塘和流水槽的比例控制在2%,亦即2%的池塘养鱼,98%净水。当时集污设备不行,开始在平望搞的时候是人工进行吸污的,发展到现在既有手动的,也有半自动牵引式的,还有单轨的、双轨的、智能化的。像我们在上海松江做的流水槽,就是智能化的,程序全部输入电脑,一天可以吸6次,也可以吸8次,事先设定输入电脑即可。所以说,大池塘和流水槽的比例是根据吸污能力、养殖品种、养殖能力等综合确定的。现在我们在推广时,比例放宽到3%,随着设备的改进和大池种养水平的提高,比例应该还可以放宽。但是流水槽和大池塘的比例也有一个天花板,我认为不可以太高,比例太高的话可能在3~5年内没问题,但是一旦超出了大池塘的净化能力,也许10年后水质又会走到像现在的样子。我们的目标是一池水要用到后还是好水,要零水体排放,可持续发展。优点:轻松管理:便于管理、节省人工、更容易实现精细量化管理。该系统目前已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得到水产及环保管理部门的认可,并被大力推广。目前,湖北省水产局也在计划向全省范围推广。社会效益:不增加养殖水面可以提高水产品产量供应,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生产全程可控可追溯的安全水产品,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养殖户收益,带动周边养殖户致富。生态效益:改善养殖环境及生态环境。实现养殖污染物零排放,养殖排放物固液分离、回收利用,真正做到低碳、、健康养殖。陆地上怎么养鱼?-智慧农研由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陆地上怎么养鱼?-智慧农研是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张总。)
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姓名: 张总 先生
手机: 18327082286
业务 QQ: 1171138241
公司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农业大学原附中三号楼一楼114、116号
电话: 027-87573966
传真: 027-87573966